相關文章
人類圖階梯式課程
2024-12-17 18:55:15
人類圖官方認證課程從一階到七階,學些什麼呢?
by 人類圖畫館
作者:館長Yuyu
攝影作品提供: dexterkao
學習人類圖最難的,就是相信它然後實驗它。當實驗後你得到了驗證,會發現:「如果早知道,我就可以早點自由。」
哈哈哈哈!沒錯,這就是我走過的路。從抱持著質疑和踢館的心態學習,用貼標籤的方式分類身邊的人,再用錯誤的策略換來滿滿的挫敗,最後認份地回頭,扎扎實實地學習和實驗。整個生命從過度用力到輕易豐盛,才發現,再後悔都沒辦法還我青春了!
學人類圖就像蓋房子,每一個階段都是一次紮實的建構過程:
一階課程是大地工程、基地開挖,鼓勵大家去挖掘那個你可能不認識的自己。透過九大能量中心、四大類型的策略、七種權威、五種定義,實驗屬於自己的設計,做出自己的選擇。同時,用不同的觀點重新認識身邊的人,建立更美好、更真實的關係。
二階課程是基礎工程,施作房屋的基座。開始深入探索紅黑分視圖、三大迴路及整合通道群,還有六爻的概念。理解為什麼我們面對同一件事,卻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透過策略和權威,穿越內在認知與外在行為的落差,學會以欣賞、尊重、覺察與包容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他人。
三階課程是鋼筋水泥,賦予一棟房子完整的骨架。能量中心的再深入探索,結合人生角色與通道的理解,我們對一張人類圖的表層訊息有了更加全面的視野。完成這個階段,基礎課程也宣告圓滿,為進一步的人類圖分析師學習做好準備。
四階課程是房子的管路、線路和室內裝潢。這是所有課程中時數最長的階段,一方面需要更深入的探索爻辭、四箭頭、星體意涵……等深層資訊外,也需要學習如何將這些資訊代表表層,變成讓他人可以易懂的語彙。這是個深入淺出的過程,除了考驗個人的人類圖知識量和理解,也讓我們開始發展自己看一張圖的獨特視角。
五階課程是房子外部環境的整理。從探索單張圖的內在動態,進一步進入「互動」的領域。大小流年揭示個人圖與太陽、土星、天王星、凱龍回歸的關係,而雙人合圖則深入解讀兩張人類圖之間的互動模式,幫助我們理解如何與他人相互影響、相互支持或學習。
六階課程是入住前的總整理和大清掃。在這階段的課程中,我們透過輪迴交叉的資訊,探索一個人的人生使命和道路。在我們重新梳理一切的資訊和事物後,我們就能去除存菁,用更全景、更大的視角,看見一個生命的全貌。
七階課程則是房子完工後的驗收。這是取得人類圖分析師認證的最後一哩路,在這個階段我們要用盡我們所學,看見一個獨特生命的展現,當我們完成了分析師的作業並通過老師的審核後,就會取得分析師的認證。
學習人類圖,從一磚一瓦的建構,到完成一棟獨一無二的房子,對我來說,這不只是知識的學習,也是我在生命中追尋自己的旅程。願每個人都能透過這份知識,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豐盛。
為什麼要學習人類圖?
2025-01-02 23:53:34
為什麼近幾年大家都在討論人類圖?人類圖為什麼突然爆紅?透過一張圖可以看見什麼?學習人類圖長達12年的人類圖畫館館長Yuyu,分享她剛開始接觸人類圖的驚喜及疑惑。
by 人類圖畫館
作者:館長Yuyu
攝影作品提供:@dexterkao
本文同步刊登於 美麗佳人
沒有人能夠再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未來。在人類圖的世界裡,2027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整個社會的集體結構正在改變,過去累積出來的經驗值在未來可能並不適用。
人類將會有非常大的轉變,無論是資源的重新分配,或是為了生存而有許多的爭執。大家都想要往前走,但真實的進展卻非常有限,缺乏動力的感受也會削弱創新的能力,似乎只能在嘗試錯誤中前進。關於未來,我們會多愁善感地想要找到正確的方向,所有人都以從所未見的方式運作著,正因為如此,各種可能性變得更能被接受、甚至是渴望。
如果你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張專屬於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按照上面的設計去活,便能活出你最好的天賦潛能、並且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進而帶給不同類型的人,擁有滿足、成功、平和、驚喜的感受。
在我學習人類圖的過程中,感受到人類圖與命理學、星座相當不同,不只是一種整體的概況,我得到了明確的策略,是實際可運用執行的,有種「哇!原來如此,我真的是這樣耶,這也太準了吧!」「人類圖連這都看得出來!」,接著就會很想知道更多的細節,開始想要把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的人類圖都查出來看過一輪。
曾經有一位學生在上完人類圖的初階課程後,坐在角落情緒激動落淚,悲傷又喜悅的分享著,說自己像是學了一輩子飛翔的魚,把魚鰭當翅膀還不斷自責無法飛翔,他讓別人誤導了他、同時也錯怪了自己!還好有機會認識了人類圖,生命也因此有大大的不同。
而這一切似乎都那麼自然的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或許錯認了自己、誤會了他人,這讓我反思「究竟我們在過程中對彼此有多少的錯待?」
在我並不認識他人的時候,我如何給出正確的支持?如何判斷別人對我的期望是欣賞還是負擔?在同質化的世界所架構出來的舞台及框架,如何用不同的策略表達自己?從家庭、教育、社會、職場到各種人際關係都在制約著彼此,我們用同樣的標準看待截然不同的人,這可能就是現今社會幸福感愈趨下降,痛苦指數卻越來越高,各種因文明進化而衍生的心理疾病,而這已經成為像感冒般普遍存在於生活周遭,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圖會爆紅的原因。在人類圖中,一張圖能告訴你,如何活出自己、了解他人,生理心理都能夠有明確的運作方式,人生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認識人類圖能少走冤枉路,所以,人類圖能不紅嗎?
人類圖如何運用在親子教養上?
2025-01-03 00:06:11
同質化的社會,已經讓人忘了自己的獨特性,普世價值對於幸福、成功、親密、教養的各種定義指引著大部分的人,在同質化的世界裡有著被架設好的舞台與框架,好像站上舞台就是一種正確的方向,但問問自己,你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那個大人了嗎?還是成為了別人期望的角色?
by 人類圖畫館
作者:館長Yuyu
攝影作品提供: @dexterkao
本文同步刊登於美麗佳人
現代的父母很難當,想要孩子活出孩子真實的樣貌不需要因為課業而犧牲了我們都追不回的童年,但內心面對環境的壓力會不斷的質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我記得那時我們選擇讓孩子唸實驗小學,顧名思義整個學習的過程都是實驗的一部分,學校家長日聽著老師分享教學初衷與目的,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多麼希望自己求學時也能有這麼活潑的教學方式,但回到家看到孩子們的學習任務單,真的是一頭霧水的疑惑「這是甚麼作業呀?」「這麼天馬行空有正確的答案嗎?」「怎麼樣才知道自己做對還是做錯了?」⋯⋯結果沒辦法離開二元性同質化觀點的是父母啊!想要做對符合標準好像才像是有正常的安全感,於是在掙扎中帶著勇氣才能捍衛一點點差異化的突變。
每個人生來都是與眾不同的,透過人類圖看見自己的獨特,也看見別人的不同。
記得在一次孩子三年級時的成果發表會中,每個孩子都要準備一份完整的簡報,介紹台灣的歷史事件與建築的關係,並向參觀的大人們介紹他的簡報內容。一個上午慢慢地聽著不同的歷史故事與建築特色由來,除了驚訝於每個孩子的表現外,更詫異的自己內心默默的評分:誰做的好、誰做的有待加強。看到自己的孩子,從站姿、聲音語調、簡報內容、美術編輯都忍不住的想說兩句,「你看那個誰誰誰,真的好厲害,你可以學習像他一樣」⋯⋯才說沒兩句,孩子突然對著我說:「媽媽妳不是說跟自己比就好,學習著讓自己進步就好,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當下我真的感到抱歉,原來限制著他們成長的是我那些無法放下的標準與執著。我停下來問他們:「所以你覺得自己在準備的過程學習到什麼?自己滿意的是?覺得要修正的是?如果再來一次會做出不同的是?哪個同學的分享讓他們印象深刻?為什麼?他們從他身上學習到的是?」⋯⋯當我將一個一個的問句中的好壞、對錯用字拿掉,一切都變得有空間、有更多的可能展開,重點是回到孩子的回應裡,而非我的標準裡,截然不同的下一步就能展開。
01第一步:我的孩子跟我不同
02第二步:我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孩子
03第三步:找出協助孩子做決策的方式
04第四步:陪他建立決策後的行動步驟
05第五步:讓他知道如何求救
06第六步:鼓起勇氣放手讓他去試
07第七步:觀照著自己的自動化模式
08第八步:相信彼此都會好好的
同質化的社會結構已經越來越快速的在瓦解,對於無法用經驗判斷的未來,我們都在一個突變的過程中,允許不同才有可能找到出路!